字:
关灯 护眼
顶点小说 > 归云楼上 > 第四章 入长安

第四章 入长安

不过,他的脸上不能流露出半分对方家父女的同情。那样做,不仅会使自己硬邦邦的心肠软化,更会让人捕捉到自己的真实想法,从而更加放肆地哀求自己,求自己开赦。如此一来,又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。

所以他必须板起面孔,必须让自己变得铁石心肠。这就是常年伴侍天家所必须具备的能耐。

不过,他望着方家父女的抱头痛哭,有那么一瞬间,他觉得自己不是人了,只是一具杂耍艺人手里的提现傀儡,以主人的意志为意志,以主人的行动为行动。

于是,他的眼眶竟也渗出了泪来。他偷偷转过身去擦拭掉眼角的泪水,然后挥动手中的折扇,吩咐仆从:“去备车。”

“是!”三个仆从应了一声,径直向外走了去。

方芷晗坐上马车远去时,天色已完全黑了。花鸟使骑着一匹通体皆白、四蹄乌黑的踏雪青跟随在侧。方道林和小荷,还有方家上上下下的家丁侍女都含泪望着,哭啼声此起彼伏。

坐在车厢里的方芷晗随着马车的行动而微微晃动着身体。她表情木然,目光呆滞,一滴泪也没有流下。她不愿让自己过分地沉浸在悲伤里。

因为她的心里还残存着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。她渴望遇到同路的王之涣。最好,他能悄悄带着自己逃走,去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里,去过“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”的日子。

于是,她的明眸愈发闪亮了。

可很快,她闪亮的眸子又暗淡了下来。因为她觉得,要想从花鸟使的眼皮下逃脱,那是比登天还难的事。他一定会像押解囚犯一样对自己严防死守。

但就算不能私奔,也好让自己和他作伴,一路上谈谈诗,谈谈他在长安的见闻。想必那也是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。如果这个愿望也不能实现,那就只求能再见他一面,给自己一丝心灵慰藉。

这是她最后的祈求,也是她最后的愿望。

可就连这一点小愿望终究也要落空。从蒲州到长安,一路上关山万里,他们走过崎岖的山路,跨过湍急的河流,在能听见狼嚎的荒原宿营,在遮蔽日月的丛林中歇脚。

方芷晗放眼四望,始终在搜寻王之涣的身影。可是,她望见的只有寂寥的戈壁,迷眼的沙尘;结队奔驰的驯鹿,孑予独行的虎豹,却始终未见王之涣的影子。

“王之涣,你在哪里?你不是也要去长安的吗?”方芷晗在心里自问。但很快她就找到了答案:“去长安的路千条万条,也许你并未与我同行。”

在这暖意融融地夏天,她忽然感到一丝冷意。一股巨大的孤独般的冷将她攫住。越是在这个时候,她越是希望能见到他。可越是如此希望,偏偏就越是不能如愿。

于是,她摇头笑了笑,将头轻轻靠在车窗的边缘,心中那最后一丝希冀就此破灭了。

她是乘舟进入长安城的。永安渠接过渭水,通过景曜门入得城来。穿着紫萝衫裙,戴着帷帽的方芷晗静静地坐在船头。两岸的百姓们都投来好奇地目光,议论纷纷。

“是花鸟使采来的姑娘,看样子定是个大美人了。”、“人家带着帽儿,何以见得美?”、“庸脂俗粉能入花鸟使的眼?”、“看走眼了也说不定。”

这些叽叽喳喳的声音漂浮在方芷晗的耳际,让她升起一阵反感。她不喜欢“采”这个字。只有花朵才会被人采,而花朵是只供人观赏的,是没有情感、没有魂灵的。

不过很快她就发现,不止是百姓们,就连长安的官儿也都常会用这个字。也不止是官儿,和自己同样遭遇的姑娘们同样会用这个字。似乎,本应用这个字一样。

方芷晗下船时,一个寺人忙迎上来搀扶。“小的……小的来扶方家娘子登岸。”他有些结巴地说着。

方芷晗抬眼一望,见这寺人差不多十岁的年纪,生就一张白皙面孔,此时正躬着腰,极其谦卑地站在自己面前。

她忽然有点难为情,从前都是小荷和熟悉的家丁搀扶自己,如今却换了这样一个小男孩,让她有些难为情。

花鸟使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,踱步走来说道:“净了身的,娘子不必把他当男子。”

方芷晗侧目瞪了他一眼,花鸟使也自觉失言,忙低下了头去。她幽幽一叹,这才把手交到那小寺人的手里,让他扶着自己登上了岸。

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

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