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随着多部好莱坞新片的上映,已经卖到45亿的《流浪地球》在上周末单日的票房滑落至3000万,票房增长的势头进一步放缓。在大银幕之外另一笔围绕着《流浪地球》所开展起来的生意衍生品,却有越来越火的趋势。
打开淘宝、京东商城、摩点众筹等电商平台,输入流浪地球相关的关键词,都能看到大量《流浪地球》的衍生品,从几十块钱的徽章到几千块的限量模型,遍及几十个品类。
而在淘宝等平台上发起的多项《流浪地球》衍生品众筹活动,完成率均已突破1000%,筹资总额达到数千万元。
两三年之前《魔兽》《大圣归来》《大鱼海棠》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等影片衍生品开发的案例,曾让电影行业相信衍生品的春天已经来到。
可转眼之间,由于电影行业整体的不成熟,加上大量急功近利的衍生品开发模式,导致刚刚起步的衍生品行业在极短的时间里就遭遇了重大打击,不少企业因此而倒闭,行业的发展也随之陷入停滞。
如今《流浪地球》衍生品的意外走红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是给沉寂已久的中国电影衍生品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,让一些原本不看好影视衍生品的企业、消费者,重新看到这个行业的潜力和魅力。
可与此同时,《流浪地球》衍生品开发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行业问题,其衍生品在前期筹备阶段甚至不少商家不敢做相关产品,而这又无不在提醒着人们,想要撬动衍生品这块市场电影产业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。
火石的钥匙链、装载车的模型、行星发动机加湿器、苏拉威西推进器模型……
春节以来,随着《流浪地球》热度的提升,大量片方授权的衍生品也开始在各个渠道上线,甚至连满记甜品等看起来与科幻片毫不沾边的产品与品牌,都和小破球联动起来。
而这些火热的授权活动,也确实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们的回应。赛凡科幻空间在淘宝上发布的一系列《流浪地球》衍生品众筹,上线4秒后就筹到30万,目前已有超过7万人认筹,筹资金额接近800万。
宅电舍发起的《流浪地球》悬浮音响等电子产品众筹,目前筹集到了130万;B站旗下超电文化发起的衍生品众筹,目前已筹得近400万……
这些衍生品的大热,在行业里绝对算得上一个现象级事件,过去两年里国内衍生品的生意普遍不太好做,包括《长城》等片方花大力气进行衍生品生产的IP,最终的衍生品销量也都未能再现《魔兽》等影片的辉煌。
在这种行业背景下,《流浪地球》衍生品能够走红,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归功于电影本身的影响力和完成度。
市场影响力是从业者判断一个IP是否适合做衍生授权的基础,这将直接决定授权产品的潜在市场空间;在此之上,是否具有标志性的符号化特质则决定衍生品的可开发空间,因此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科幻片一直是衍生品市场的宠儿。
《流浪地球》则同时满足这两个要素:影片在春节档实现强势逆袭,如今票房更是攀升至国内影史第二,是当下最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电影IP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