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还是在对比了双方的实力之后,心虚,担心一击不中,没有灭掉女鬼,反而促使它成为鬼修,再衍生出种种恶行的情况下。
实力,凌夜这个时候的实力确实很小,不过这不是他的修道天赋不够造成的,而是修炼的时间实在太短。
实际上,老和尚为他遮掩阴阳眼十一年,摆明了就是在给他争取,学习道法的时间。
可是老和尚留下的帆布包,空在脚屋的梁上,悬挂了整整十一年。
按说,那个老和尚已经将话说得很明白了。七岁那年,差一点死掉的过程,更是佐证了,老和尚不是到凌家来混吃混喝的。
父母怎么还是“犹疑不决”,让这十一年白白浪费掉呢?
凌夜不相信,经历了七岁那年“起死回生”的过程,打工这些年,就将父母变成了坚定的无神论者。
如果真是那样,那他的父母就真的太“伟大”了……
都说经一事长一智,就算是傻子,经历了十一年前的那一幕,就算观念有所改变,不再完全相信老和尚的话,起码也应该半信半疑。
或许正是半信半疑,让父母动起了脑筋,想着让凌夜走出“佛道两扇门”之外的,第三条路。
但凡是人,总是觉得,自己比别人更聪明。睿智如苏东坡,也是到了晚年,才悔悟被聪明误了一生。
老和尚留下的话,是不学道,很可能被妖魔鬼怪“吓”死。
学会道术,用于自卫,在他们看来,或许远没有远离鬼怪,容易做到。
凌夜猜想,他的父母,挖空心思想要的,很可能就是一条“看不到,就吓不死”的新路。
在普通人的心目中,鬼是不干净的东西,出没之处应该是在穷山僻壤,或者各种污秽之地。
所以他们就一门心思,希望儿子考上一个好大学,远离小山村……
不在有妖魔鬼怪出没的地方,自然就看不到了,看不到,也就“吓”不死了。
凌夜猜测,“远离小山村”,或许就是父母的逻辑,就是他们,自认为比老和尚更高明的办法。
就像这一次回学校,大人们虽然不是当着他的面商量的,可是凌夜知道,奶奶能够说服父母的理由,就是学校比村庄后山,出鬼的几率要小。
这样的想法,是凌夜猜测的。不管猜的对不对,他都因为这个猜测,理解父母的用心,不会像邻居张爷爷那样,去责怪父母是毒蛇心。
不过,如果是猜对了,那就应了一句古话……聪明反被聪明误。
根据《黄门精要》上记载的,“鬼”生成的规则,城市,绝对比乡村里的鬼要多得多。
毕竟,人死后,地魂是紧跟着尸体的。可在通行火化的城市,人死后,地魂根本无所归依……
猜对也好,猜错也罢。事已至此,也不可能重头再来。何况对于“见鬼”,凌夜早有心理准备。